关于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的实践与思考
改革完善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制度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登记管理制度的创新之举。封丘县编办主动适应,统筹部署,创新举措,顺利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工作。
一、主要做法
1、周密部署,打牢基础。结合全县实际,制定《封丘县关于改革完善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制度的通知》。组织召开全县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工作会议,采用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了业务培训。充分利用网站、电话、QQ群等媒介,搭建有效的沟通联络渠道,加强宣传、提供模版下载、耐心排疑解惑。全面梳理2014年度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整事项,对涉及登记管理事项变化的,及时提醒其“先变更再进行年度公示”,并主动与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联系,积极争取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调动事业单位参与年度报告公示的积极性,确保事业单位法人年度公示工作顺利开展。
2、严格审核,稳步推进。封丘县需进行年度公示的事业单位共457个,由于数量较多,为避免发生提交纸质年度报告时事业单位扎堆、年度报告公示时间相冲突等问题,我们对全县事业单位进行统筹规划,分批次统筹推进,最大限度地减少单位公示的等待时间。在材料审查方面,对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情况、资产损益情况等需向社会公示的内容进行重点审查,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业务活动不正常、财务状况不良的单位向主管部门提出撤销、合并的建议;对擅自挂牌、超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的事业单位,责令限期整改或依法处理。
3、加大力度,强化监督。对未报送年度报告书的事业单位进行督促通知,对多次通知还不重视的单位下发督办函,责令其在规定时限内前来办结,对仍不按规定时限提交年度报告的单位,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注销其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切实提高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的严肃性。
二、几点体会
1、只有创新理念,才能带动工作效率的提升。为做好今年的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工作,我们通过深入学习相关法规文件,重新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提出“只有公示的规范、才有管理的规范,只有公示的到位、才有管理的到位”的思路,把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提升到重要工作层面上,加强组织,超前谋划,及时部署,率先启动,为顺利完成2014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只有健全机制,才能形成年度报告工作的合力。实践证明,只有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才能保证公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今年,我们从源头上整合力量,健全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了以“登记管理机关主导、主管部门配合、相关部门协作、事业单位自律”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模式,有效健全了联动协作机制:事业单位落实专人具体负责,依据本单位人事、财务部门提供的相关材料,经主要领导审查并上报主管部门初审后实施网上操作;登记管理机关依照《条例》对事业单位年度报告进行审查;技术监督部门对审查通过的事业单位进行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其他相关部门依据合格、有效的法人证书办理有关银行账户、税务登记、社会保险、国有资产等事宜,未通过审查的或未公示的事业单位一律停办或终止相关活动事宜。机制上的健全,有效地促使事业单位及时、规范地提交年度报告,保证了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工作的顺利开展。
3、只有优化服务,才能保证年度报告公示工作的有序推进。受环境氛围、认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事业单位自觉主动提交年度报告的意识还不够,加之部分事业单位受硬件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还不能完全按计划有序进行公示。我们在工作中注重抓业务指导和协调服务。业务指导主要是积极引领事业单位学习贯彻《实施细则》,并进行业务操作培训,确保各事业单位具体承办人员能够尽快熟悉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协调服务主要是针对部分事业单位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无法进行网上提交年度报告的实际,及时与其主管部门取得联系,请主管部门配合协助事业单位完成公示,或提前预约请事业单位备齐相关资料集中统一受理办结。实行限时承诺服务制度,确保在当日审查、当日打印证书,确保第一时间向通过审查的事业单位换发新证书。
4、只有强化监管,才能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质量。2014年11月,我们对教育和卫生系统部分单位的登记事项进行了实地核查,发现一些事业单位存在未制定事业单位章程、未及时更换法定代表人、未对法定代表人进行离任审计、未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按要求悬挂等问题。事业单位年检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后,事业单位将在群众监督下开展活动,会主动增强遵守和执行《条例》的自觉性,更好地履行职能。下一步,封丘县编办将继续总结经验,制定措施,采取现场核查、专项检查、定期批量抽查等方式,加强对事业单位日常监管,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